企口管生产中的废料回收利用是实现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企口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主要包括混凝土残渣、金属边角料、塑料或PVC碎屑等,其回收利用需结合材料特性进行分类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一、混凝土废料回收利用
混凝土企口管生产中的残余废料(如切割碎块、废浆料)可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1. 破碎再生骨料:将混凝土废料破碎筛分后,替代天然砂石作为再生骨料,用于生产低强度混凝土制品(如路缘石、透水砖)或道路基层填充材料。
2. 工艺回用:通过清洗、过滤废浆料,回收其中的水泥浆液,重新用于管材浇筑,降低原材料消耗。
3. 地基填充:大块废料可直接用于工地回填或路基加固,减少建筑垃圾外运成本。
二、金属废料处理
金属企口管(如钢带增强管)的边角料可采取:
1. 熔炼回炉:将废钢、废铁集中收集后送至钢厂重熔,再生为钢材原料。
2. 机械加工:小块金属废料可加工成连接件、支架等小型配件,实现厂内循环利用。
三、塑料/PVC废料再生
塑料类企口管废料可通过:
1. 粉碎造粒:将废料粉碎后经高温熔融再造粒,作为低档管材或塑料制品的原料。
2. 改性再利用:添加增韧剂、稳定剂等提升再生料性能,用于生产非承压管材、塑料托盘等。
3. 协同焚烧:的混杂塑料可送至焚烧厂,利用其热值发电,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四、综合管理措施
1. 减量:优化生产工艺(如下料、模具改进),减少废料产生。
2. 分类收集:建立废料分拣系统,避免不同材质混杂影响回收效率。
3. 产业链合作:与再生资源企业合作开发废料高值化利用技术,如将混凝土废料制成轻质隔墙板。
效益分析
通过废料回收,企业可降低原料采购成本15%-30%,减少固废处理费用,同时提升环保形象。以年产10万米混凝土企口管工厂为例,年回收废料约800吨,可减少碳排放200吨以上。
未来需进一步研发智能化分拣设备和再生材料改性技术,推动企口管行业向“零废工厂”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