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口管生产中的粉尘污染控制策略
企口管作为建筑与市政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管材,其生产过程中因原材料破碎、切割、打磨等工序易产生粉尘污染。有效控制粉尘需采取系统性措施,涵盖工艺优化、设备升级及管理强化三个层面:
一、控制技术
1. 原料预处理:采用预混料仓封闭储存骨料与水泥,配置自动计量系统减少人工投料扬尘;粉料运输采用密闭气力输送装置。
2. 湿法生产工艺:在混凝土搅拌环节采用高压雾化喷淋系统,使物料含水率控制在8%-12%区间,有效抑制粉尘逸散。切割工序配套水幕除尘装置,实现粉尘率≥85%。
二、除尘系统升级
1. 分区治理:按粉尘浓度划分三级管控区(高浓度区>50mg/m³,中浓度区20-50mg/m³,低浓度区<20mg/m³)。高浓度区配置脉冲反吹布袋除尘器(过滤效率99.5%),中低浓度区采用旋风除尘+湿式洗涤复合系统。
2. 智能化监控:安装在线粉尘监测仪,联动除尘设备启停,确保作业场所PM10浓度稳定低于10mg/m³(GB 16297-1996标准)。
三、生产流程优化
1. 模具改良:运用高精度钢模替代传统木模,减少管口修整工序粉尘产生量30%-40%。
2. 自动化改造:引入数控切割机床与机械臂打磨设备,通过封闭式操作舱实现人机分离,降低暴露风险。
四、管理体系强化
实施三级防护制度:作业人员配备KN95防护口罩、防护目镜及连体式防尘服;建立设备点检台账,每月除尘滤芯更换率保持100%;厂区配置自动洗车台与雾炮车,每日进行4次洒水抑尘。
通过上述多维度控制措施,可系统降低企口管生产全流程的粉尘排放量,实现环保效益与生产安全的双重提升。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企业规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建议中小型企业优先采用湿法作业+移动式除尘器组合方案,大型企业宜建设集中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