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口管的养护周期通常为14至28天,具体周期需根据材料特性、环境条件和施工规范综合确定。以下从养护阶段、工艺要点及影响因素展开说明:
一、养护阶段划分
1. 初期养护(前3-7天)
混凝土初凝后立即启动养护,采用湿麻袋或塑料膜覆盖管体表面,保持24小时湿润状态。此阶段每日洒水不少于4次,控制管体表面温度不超过35℃,重点防止塑性收缩裂缝。
2. 中期养护(7-14天)
逐步降低洒水频次至每日2次,维持相对湿度>80%。蒸汽养护时需按每小时≤20℃的速率升温,恒温阶段保持60-80℃环境12小时,降温速率控制在≤25℃/h。
3. 后期养护(14-28天)
重点进行湿度保持,每日养护1次。采用养护剂封闭时,需在脱模后6小时内完成喷涂,形成有效保水膜层。
二、关键控制参数
1. 温度管理
冬季施工需搭建保温棚,保持环境温度≥10℃。夏季高温时段应避免直晒,管体芯部与表面温差需≤20℃。
2. 湿度控制
相对湿度低于60%时,需加密洒水频次或延长蒸汽养护时间。养护用水宜采用pH值6-8的洁净水。
三、特殊工艺要求
1. 蒸汽养护工艺
采用"升温-恒温-降温"三阶段控制:
- 升温期:2-3小时达到60℃
- 恒温期:维持12-18小时
- 降温期:4-6小时缓慢降至常温
2. 脱模后养护
拆模后需继续养护7天以上,采用自动喷淋系统时,每2小时喷水5分钟。养护期间禁止施加外部荷载。
四、影响因素
1. 材料特性:早强型水泥可缩短至14天,矿渣水泥需28天
2. 管径尺寸:DN1200以上大口径管建议延长养护7天
3. 添加剂使用:掺入减水剂时养护周期可缩短20%
规范依据:
- GB/T 1183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 JC/T 640《预制混凝土检查井》
- ASTM C497标准规定的强度发展曲线
实际工程中建议通过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检测,当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以上时,可判定养护合格。养护周期直接影响管体抗渗等级(需达S6以上)和承载性能(外压荷载≥50kN/m),必须严格执行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