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

涵管的智能监测系统如何应用?

2025.07.20

涵管的智能监测系统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涵管结构安全与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有效预防事故并提升管理效率,其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1. 多维度传感器部署

在涵管内部关键位置布设多元传感器网络:结构应变传感器安装于拱顶、侧壁等应力集中区,实时监测形变量;渗压计布置于接缝处,渗漏水压变化;超声波流量计动态分析水流速度与淤积厚度;高清摄像头搭配红外热成像仪,定期扫描内壁裂缝与温度异常。针对长距离涵管,采用低功耗无线节点构建自组网,确保数据全覆盖。

2. 自适应数据传输架构

采用5G/LoRa混合组网模式,区域使用5G实现高速视频回传,偏远段通过LoRa长距传输结构化数据。边缘计算网关在本地完成数据预处理,过滤噪声并压缩数据量,降低云端负载。隧道内部署中继器应对信号衰减,确保复杂环境下传输稳定性。

3. 智能诊断与预测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时序数据分析模型,对结构位移、渗水速率等参数进行动态阈值预警。采用LSTM神经网络预测裂缝扩展趋势,结合有限元验证结构可靠性。淤积预警模块通过水流模式识别与沉积物累积模型,提前15天预测堵塞风险。系统自动生成多级响应预案,如黄色预警触发巡检工单,红色警报启动应急疏通。

4. 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

构建三维数字孪生模型,集成实时监测数据与历史维护记录。AR巡检系统指导故障点,AI工单系统优化维修资源调度。数据分析模块自动生成结构健康度评分,为养护决策提供量化依据。经实际项目验证,该系统可使涵管事故率下降67%,维护成本减少40%,使用寿命延长8-10年。

该技术体系正朝着自主巡检、自适应修复材料集成等方向演进,推动基础设施运维进入智慧化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