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

顶管的接口老化如何处理?

2025.07.27

顶管接口老化是地下管道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处理需结合原因分析和技术手段,分步骤实施:

一、老化原因分析

1. 材料老化:橡胶密封圈氧化、混凝土碳化或钢材锈蚀。

2. 环境侵蚀:地下水渗漏、土壤化学腐蚀或微生物作用。

3. 施工缺陷:接口错位、密封不严或地基沉降导致应力集中。

4. 长期磨损:介质冲刷或温度变化引发疲劳开裂。

二、处理步骤及方法

1. 检测评估

- 技术手段:采用管道内窥镜、声呐成像或探达定位老化点,评估损伤程度。

- 安全检测:排查有毒气体(如沼气)并通风,确保作业安全。

2. 接口清理

- 高压水清除淤泥和腐蚀物,打磨锈蚀金属表面,露出结构层。

3. 修复与更换

- 局部修复:环氧树脂注浆填充裂缝,聚氨酯密封胶修补渗漏点。

- 整体更换:严重老化段切割后更换为HDPE管或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采用热熔或法兰连接。

4. 防腐强化

- 涂覆环氧煤沥青、聚脲涂层或粘贴玻璃钢内衬,地下水位高时增设阴极保护系统。

5. 结构加固

- 内衬不锈钢筒或碳纤维布补强,外围注水泥浆稳定地基,减少沉降影响。

6. 智能监测

- 安装光纤传感器实时监测应变和渗漏,建立数字化运维平台预警风险。

三、预防性维护

- 每半年进行管道壁厚超声波检测,雨季前重点检查接口密封性。

- 建立管道寿命数据库,对使用15年以上的管段优先纳入更换计划。

四、注意事项

- 狭窄空间作业需遵循《有限空间操作规程》,配备气体检测仪和应急通讯设备。

- 修复材料需符合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处理时需综合考虑成本、停运影响及修复时效,复杂工况建议委托具备特种的单位实施,确保修复后接口密封性达到原设计标准的1.3倍以上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