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

水泥管安装时如何避免沉降?

2025.08.03

在市政工程和建筑施工中,水泥管道安装后的沉降问题直接影响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要有效预防沉降,需从地基处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三方面进行系统性管理,以下是具体技术措施:

一、地基处理技术标准

1. 地质勘察强化:采用地质雷达探测结合钻孔取样的复合勘察法,对软弱土层深度进行定位。当软土层厚度超过1.5米时,必须采用换填法处理,换填材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砂砾石(粒径≤50mm),分层碾压厚度控制在30cm,压实度≥95%。

2. 地基加固工艺:针对流塑性淤泥质地基,建议采用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径500mm,桩间距1.2m梅花形布置,处理深度应穿透软弱层进入持力层≥1m。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达到150kPa以上。

二、管道安装工艺控制

1. 基床施工规范:基础垫层应选用5-40mm连续级配碎石,厚度≥20cm,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管道底部应设置15°包角,使用中粗砂制作弧形支撑,高度为管径的1/4。

2. 接口密封技术:承插接口应采用橡胶圈+水泥砂浆双密封工艺。橡胶圈邵氏硬度控制在50±5,压缩率35%-40%。水泥砂浆配合比1:2(水泥:细砂),水灰比0.38,掺入0.02%聚纤维增强抗裂性。

三、回填施工质量控制

1. 分层回填工艺:胸腔部位回填材料选用粒径≤15mm的天然砂砾,每层虚铺厚度20cm,采用平板夯(激振力≥18kN)配合蛙式夯组合施工。管顶50cm范围内禁止使用压路机直接碾压。

2. 压实度控制标准:胸腔部位压实度≥95%,管顶50cm范围内≥90%,以上部位≥93%。采用灌砂法检测时,每50m检测3点,允许偏差±1%。

四、监测与维护体系

安装沉降监测点间距≤20m,采用电子水准仪(精度0.3mm/km)进行周期性观测。施工后3个月内每周测量1次,沉降速率超过2mm/周时应启动注浆加固预案。注浆材料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6:1,注浆压力控制在0.2-0.5MPa。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系统实施,可有效控制水泥管安装后的差异沉降,将累计沉降量控制在设计允许的10mm范围内,确保排水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重点把控地基处理、管道安装和回填质量三个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