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管在排水系统中的连接工艺是确保排水通畅和系统耐久性的关键环节,其施工流程可分为以下五个技术要点:
1. 基础处理与定位
施工前需按设计标高开挖梯形沟槽,基底经机械夯实后铺设15-20cm级配砂石垫层。对于软弱地基,需换填30-50cm碎石并分层碾压,确保地基承载力达到150kPa以上。定位时采用全站仪进行轴线放样,高程控制使用激光水准仪,纵向坡度严格控制在0.5%-3%设计范围内。
2. 管材衔接技术
混凝土涵管多采用承插式连接,承口端与插口端需保持2-3cm间隙,橡胶止水带压缩量控制在30%-40%。HDPE双壁波纹管使用电热熔带连接,加热温度需稳定在200±5℃,熔接压力保持0.15MPa持续10分钟。钢管焊接采用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工艺,焊缝余高不超过3mm,并进行100%超声波探伤。
3. 接口密封处理
刚性接口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填缝,分层捣实后表面压光。柔性接口使用氯丁橡胶圈密封,邵氏硬度控制在60±5度,安装时涂抹食品级硅脂润滑。特殊地段采用聚硫密封膏进行二次密封,注胶厚度不小于8mm,养护时间>24小时。
4. 结构加固措施
在管顶覆土>4m或过路段,设置C25钢筋混凝土包封,厚度不小于20cm,配筋采用Φ12@150双层双向。转角处安装预制混凝土支墩,抗滑移系数≥1.5。每隔30m设置橡胶止水带,宽度300mm,搭接长度>100mm。
5. 质量检测标准
闭水试验时注水高度达到管顶以上2m,渗水量应<2m³/(24h·km)。接缝处采用内窥镜检测,错台量≤3mm,间隙宽度<5mm。回填压实度分层检测,管顶50cm范围内达到93%,以上部分>95%。
施工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雨季施工应设置排水盲沟,地下水位控制在基底0.5m以下;冬季施工时水泥砂浆添加防冻剂,养护温度保持>5℃。通过全过程质量控制,可确保涵管系统实现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