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管的日常维护是保障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定期检查与监测
- 外观检查:每月至少一次目视检查管道外壁及接口处,观察是否有裂缝、剥落、渗漏或明显变形,重点关注接口密封是否完好。
- 内部检测:每年通过内窥镜或人工进入(大口径管道)检查内壁磨损、腐蚀或结垢情况,尤其排污管需注意化学腐蚀痕迹。
- 周边环境监测:检查管道周围土壤是否存在沉降、塌陷或树根侵入,防止外力压迫导致管道断裂。
2. 清理与疏通
- 定期清淤:根据使用频率,每季度或半年清除管内淤泥、杂物,排水管在雨季前需加强清理,避免堵塞。采用高压水冲洗或机械清淤设备。
- 化学清洗:针对油污或矿物沉积,可使用中性清洁剂冲洗,避免强酸强碱损伤水泥结构。
3. 防护与修复
- 防腐蚀处理:暴露在酸性土壤或工业废水中的管道,需涂刷环氧树脂或沥青涂层;局部腐蚀处需凿除松散层后修补。
- 裂缝修补:细小裂缝用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封堵,较大裂缝需开槽填入聚合物砂浆,严重结构损伤需更换管段。
- 防冻措施:寒冷地区冬季前检查保温层完整性,对埋深不足的管段覆盖保温材料,防止冻胀开裂。
4. 结构维护
- 地基加固:发现周边土壤流失时,及时回填夯实,必要时采用注浆加固;检查井周围需重点防护,避免渗漏引发塌陷。
- 荷载管控:禁止在管道上方违规堆放重物或通行重型车辆,防止超负荷压损。
5. 记录与档案管理
- 建立维护台账,记录每次检查时间、问题及处理措施,通过数据分析预判老化周期,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
注意事项
维护时需停水并确保通风,人员进入前检测有害气体;修复材料需与原有管材兼容,避免热胀冷缩差异导致二次开裂。通过系统化维护可延长水泥管使用寿命至50年以上,降低突发故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