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

水泥管的粉尘污染如何控制?

2025.08.14

水泥管生产中的粉尘污染控制需结合治理、工艺优化和末端处理,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一、控制与工艺改进

1. 原料预加工封闭化:在破碎、筛分工序采用全封闭式设备,配备负压吸尘系统。例如颚式破碎机加装密封罩,通过管道连接脉冲布袋除尘器,粉尘捕集效率可达98%以上。

2. 湿法生产工艺:在混合搅拌环节采用雾化喷淋系统,将物料含水率控制在12%-15%,可降低50%以上扬尘。养护工序使用高压微雾加湿装置替代传统洒水,节水30%同时减少蒸汽带尘。

二、生产流程优化

1. 自动化输送系统:使用密闭式螺旋输送机替代皮带传输,落差部位加装缓冲溜槽。在管模合缝处设置硅胶密封条,成型工位安装局部排风罩,风速控制在0.5m/s以上。

2. 清洁能源改造:蒸汽养护窑采用替代燃煤,配套SCR脱硝系统,烟气颗粒物排放浓度可降至10mg/m³以下,较传统方式降低80%。

三、末端治理技术

1. 多级除尘系统:配置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组合,处理风量按产尘量1.2倍设计。滤料选用覆膜涤纶材质,过滤精度达0.3μm,排放浓度≤10mg/Nm³。

2. 粉尘回收利用:收集的粉尘经气力输送系统返回原料仓,掺入比例不超过5%,年回收量可达300吨/万米管材产能,实现资源化利用。

四、智能监测管理

安装在线粉尘监测仪,在产尘点布置PM10、PM2.5传感器,数据实时接入中央控制系统。建立粉尘排放台账,每月进行滤袋压差检测,当阻力超过1500Pa时启动自动清灰程序。

通过上述措施,可使生产车间粉尘浓度从30mg/m³降至5mg/m³以下,外排粉尘总量减少90%。建议企业同步实施厂区绿化(植被覆盖率≥30%)、运输车辆冲洗装置等辅助措施,形成立体防控体系。技术改造投资回收期通常为2-3年,兼具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